近年来,高坪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统筹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积极探索实践“三生”教育(遵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生命教育、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教育和共建科学和谐健康发展环境的生态教育),教育成效明显。
实施生命教育,让生命在温暖中诗意生长
一是抓实抓细安全工作。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校园安全预警机制,深入开展安全工作“双十”活动,大力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确保“有专任教师、有安全教材、有规范课时”。定期联合区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区文广旅等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投资500余万元,为全区65所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投资300万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5期,培训教师3000余人次,对全区32名心理异常师生建立台账,落实专人开展心理疏导。
二是倾情关爱特殊群体。真心关爱留守学生,持续推行曾受省政府表彰的“两线三级五为主”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党政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学生为本“六位一体”的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深入实施教育扶贫,依法控辍、行政控辍、质量控辍、资助控辍和情感控辍“五管齐下”,全力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权利。实施“1234”工作法,对本区就读的4207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每名贫困学生落实1名教师,每月进行2次家访,3次心理疏导和4次学业辅导进行结对帮扶;通过随班就读、特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方式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益。
三是用心用力防控疫情。通过印发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公众号、微信、QQ推送疫情防控音频、视频资料,形成“线上+线下”的浓厚宣传教育氛围。对全区7850余名教职工(含退休)、10.6万学生以及校园相关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加强健康监测。指导各校制定“五案九制”,一校一策、一校一案,切实开展演练。联合区卫健局组织疫情防控专题培训3期,共1000余人次参加,覆盖所有班主任、卫生健康副校长及食堂从业人员和宿管人员等。联合卫健、市场监管、商经局等部门对各校开学复课工作进行“清单式”联合评估验收,合格一所、复课一所。
强化生动教育,让质量在创新中不断提升
一是德育工作成效显著。立足区域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强化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内化。善用战“疫”鲜活教材,充分挖掘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育人元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精神教育。高坪中学“细中见高”德育模式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的肯定;高坪七小“党建带队建”德育案例受到教育部推广;深入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系列活动,白塔中学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在“四川省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类一等奖;高坪中学杨宗根同学荣获省教育厅“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全市唯一)。
二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每年召开两次学校常规管理现场会,随机抽取学校,组织全区校园长现场观摩、现场提问、现场点评,对学校常规管理进行“精准解剖”;深入开展教学视导、教学常规督查、推门听课、集体备课、校本教研、教学大比武等活动,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研,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引领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努力打造学者型、研究型的师资队伍。2019年荣获全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连续11年获此殊荣);荣获全市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一等奖,白塔中学、高坪中学、走马中小学、江东初中等11所学校进入全市教学质量百强。30余项科研课题成果荣获省市奖励、65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
三是体育工作成绩斐然。积极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成功举办机关职工篮球运动会、中小学生篮球比赛、“庆元旦”万人健身跑,全民健身日赛事等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开展了全国第7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我区荣获2019年“南充市中小学生田径锦标赛”小学组一等奖、初中组二等奖;机关幼儿园、龙门幼儿园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优秀学校(园)”。高坪中学在四川省2019年青少年毽球比赛中斩获冠军;高坪一小荣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足球冬夏令营(四川站川东赛区)第一名。高坪七小、白塔中学、江东实验小学在2019南充市中小学生“羽毛球比赛”“校园篮球联赛”荣获第一名。
优化生态教育,让教育在共建中蓬勃发展
一是党政重视强保障。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区委议事机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强化机制保障。制定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和领导小组秘书组工作细则,建立教育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强化资金保障。近3年划拨教育用地950亩、投入资金25亿余元,实施高坪一小、南高高坪校区、七小望城校区、江实实验小学东方校区等改扩建、新建项目31个,新增学位近3万个。
二是党建引领强队伍。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等常规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得到市委、区委巡回指导组的充分肯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集中讲廉政党课2次,开展集中廉政谈话2次、廉政提醒3次、约谈3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教师负面清单制度,开展正风肃纪“10+X”专项整治活动,对有偿补课、违规订购教辅材料、教育收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暗访13次。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制定名师、名校长、名学校评选和考核办法,推荐表扬33名名教师、7名名校长、8所名学校,其中“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3人、“嘉陵江名教师”12人、“四川省名校长”1人、“嘉陵江名校长”4人、“嘉陵江名学校”3所,举办“嘉陵江名师大讲坛”活动2期。
三是家校共育强合力。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开设家长大讲堂,编写家庭教育指导丛书5册80余万字,定期组织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读书活动,加强家校双向互动,激活家庭教育功能,提升家长教育能力,形成了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协同配合,家长积极参与,社会广泛支持,学校奋发有为的良好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