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步骤,南充市各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围绕“五育并举”要求,科学安排课后服务、课间活动时间,积极开设学生素质拓展类课程,全员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切实提升育人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龙门中学:开设特色课程 精准课后服务
该校开设数学逻辑思维训练、劳动与技术、音乐鉴赏、中国传统泥塑、工艺美术等8门特色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融合社会家长资源,邀请11名医生、警察、律师等不同群体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实现课程立体化。开展1次素质拓展、1次职业体验,在真实场景中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积极将课后服务与劳动教育结合。
南充市西河路小学:依托艺术特色 助力多样课后服务
该校积极打造“水润生命 美行未来”文化艺术氛围,实施艺术、科学、实践等社团活动教育,合理设置体操、花样跳绳、足球、篮球、排球、环保百变、篆刻.书法、绘画创作、乐器.二胡、舞蹈、合唱、计算机编程、科技.科创、无人机等15个特色课后服务课程,由学生及家长根据孩子的特长与意愿,自选适合的课后服务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有责任担当、有雅言雅行、有灵动思维、有实践创新、有审美情趣、有健康身心”的六个核心素养。
南部第三小学:“五育并举”画出鳌峰书院里的幸福成长图
该校筹推进课后服务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五育并举,以“课程多样化、服务温情化、管理精细化”为指导思想,开设体育、艺术、阅读、思考等多个板块的兴趣课程,为每位学生开启一扇快乐学习之门,助力学生画出鳌峰书院里幸福成长图。
蓬安群乐小学:让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该校着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通过融合“教、学、练、评、测”各流程和“课中、课外、家校共育”等环节,形成“学业、德育、思政、身心健康”的个性化课后服务,为学生准确画像,发现学生特长,实现整班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机融合,实现精准、高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