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4月1日起正式实施,蓬安县结合县情民意和工作实际,探索谋划了“333”陪餐制,落实五方责任(主体责任、监护责任、主管责任、监管责任、属地责任), 切实保障全县学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3种陪餐模式,落实五方责任。实行长期陪餐。要求各学校每天每餐均有学校相关负责人(学校校长、园长,分管副校长、后勤主任等)与学生一起吃同样的餐食。实行随机陪餐。要求县教科体局(各责任督学组)、县市场监管局(各市场监管所)、各乡镇等责任单位落实每月至少1次随机到责任区学校进行集中用餐陪餐活动。实行邀请陪餐。学校定期不定期邀请学生家长陪餐,家长可以随时参观学校任意楼层的食堂,以及陪孩子们在学校吃饭,共同严把校园食品安全关。
3项陪餐措施,避免流于形式。采取餐前暗访。各责任单位在陪餐前,对学校食堂的原料采购、索票索证、加工制作、清洗消毒、用水卫生、食品感官指标、标签标识、贮存条件等重点环节进行暗访检查,看是否合格达标。采取餐中沟通。在陪餐过程中,建立意见建议台账,主动和学生交流,及时听取学生和食堂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餐后反馈。各责任单位将反馈问题台账移交学校,学校及时将陪餐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针对问题,拿出具体的整改举措,做到事事有着落。
3种监督形式,守护“舌尖安全”。每学期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实施视频式明厨亮灶工程。将学校食堂食品库房、操作间、备餐间等关键场所以及加工制作、备餐等关键环节通过视频监控在食堂就餐区向师生和家长展示,便于公众监督。探索建立手机视频监控。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手段,探索建立手机App模式,通过互联网将食堂监控视频向家长开放、接受监督。同时,学校还在食堂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加强对陪餐制的监督和检查,避免陪餐流于形式。
截至目前,该县100余所学校食堂开展集中用餐陪餐活动230多次,学校食堂开放日活动11次,收集意见建议500多条,整改食品安全隐患问题90多个, 所有学校食堂均建立起了视频式“明厨亮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