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全市5.1万名高三学子走进久违的校园。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承大爱,抓细节,开学准备工作充分,开学工作有序推进,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顺庆区:建立“医校联合体”,“标配”卫健副校长。区直属医疗机构与辖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组建167个“医校联合体”,选聘77名医疗机构负责人或具备相应资质的骨干医师担任卫生健康副校长,全面补齐中小学及幼儿园卫生教育工作短板,织细织密织牢学校疫情防控网。目前,卫生健康副校长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近日将分赴学校上任。
高坪区:用好“三招”保开学。一是强培训促提升。对600余名卫生健康副校长、班主任、后勤人员等全覆盖培训,对2万余名师生和家长进行线上心理疏导培训。二是重演练促规范。各校对“五案九制”开展应急演练,让师生全面熟悉体温检测、后勤管理、留观等应急处置流程。三是严评估促实效。区相关部门对各校“五案九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清单式”评估验收,做到合格一所,复课一所。
阆中市:“三管”齐下,有序复课。一是物资储备充足。按“家长购置一部分、学校储备一部分、系统募捐一部分、政府调拨一部分”的办法,全市学校储备了30天用量的防疫物资。二是部门联动高效。与卫健局、疾控中心紧密配合,做好疫区归来学生的“核酸、胸片、血象”检测,按要求再实施隔离。三是开学把关严格。对照学校防疫工作清单,逐项验收,验收合格方可开学。
南部县:定标验标,达标开学。一是制定标准。县政府制定了学校开学指导方案和防疫工作清单,对学校复课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联合验标。教科体局、卫健局、市监局、公安局、行政执法局等部门组成联合指导组按照复课标准,对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民办培训机构指导、检查、验收,对学校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置。三是对标补短。对照防疫工作清单,所有师生定岗定点定职责。未达标者,即行即改,整改合格后方可开校复课。
仪陇县:“四轮督查”促开学。一是自查自评。各学校对照防疫工作清单,自查自纠,达到开学条件后提交复课申请。二是全面检查。属地党委、政府对学校全方位检查,确保防疫工作无遗漏、无死角、无空白。三是专项督查。教科体局组织专人督查,所有学校达到开学要求后,形成督查专报上报县防疫指挥部。四是重点抽查。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进行重点抽查。
营山县:医教合作,护航师生。从社会公共医疗机构聘任102名医务工作者兼职中小学、幼儿园卫健副校长;卫健部门专项培训了全县97所中小学、幼儿园疫情防控卫生员;与医院协作,依托专业力量,为师生提供心理测评、咨询及危机干预,3月27日,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分管副校长和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300余人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
蓬安县:强化应急演练,筑牢安全防线。全县80所公办学校、58所民办学校开展应急演练100余场次。4月2日上午,县教科体局在蓬安二中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观摩活动。防控人员全员参加演练,全过程、全环节模拟展示,做到明标准、熟流程、细操作。
南充高中:抓实“三大”亮点,助力开学第一课。一是思政教育振人心。校长主讲开学第一课《道阻且长诚勇无惧》。二是疫情防控抓到底。制定了防疫复学“两案九制”,扎实推进防控工作,卫生健康副校长在开学第一课中主讲了防疫卫生专业知识。三是心理辅导显真情。专职心理教师刘朝虹在“开学第一课”上带来《合理调节情绪,积极应对挫折》专题辅导,并以“蝴蝶拍”和“腹式呼吸”结束,帮助同学们放松心态、迎接挑战。
白塔中学:严把“四关”,倾力防控无死角。一是严把责任关。制定了18个工作方案和10项工作制度,实行封闭式和网格化管理。二是严把安全关。重点把握上学、放学两个关键环节,重点监控教室、寝室、食堂三个重点场所,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和送餐陪餐制度。三是严把质量关。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探索“一人主播、分散答疑、全体参与”线上教学模式。四是严把保障关。购齐红外线体温检测仪、口罩等防控物资。
阆中中学:承大爱,关注特殊群体。学校提前谋划27名道孚学生返校复学工作。从2月7日起,安排专人精准摸排道孚学生健康状况;返校后,市疾控中心对道孚学生作了全面检测;隔离期间,严格落实学习、生活、锻炼、健康监测、心理抚慰等各项措施,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班主任每天与学生联系至少三次,解决各种问题;指定专人负责学生饮水、吃饭、休息、内务、垃圾处理;校医每天落实学生的三检等工作。
西充中学:抓实“演练”细节,打造平安校园。3月24日,西充中学举行了开学安全模拟演练。演练主要围绕师生返校体温筛查、入班、就餐、入宿、入厕、晨午晚检、发热病患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校门口,实行师生分流、人车分流,人员间隔1.5米,有序进入热成像体温检测区。安全演练,细节防控,打造平安校园。
南部中学:落实“三全”机制,全力保障开学。一是全员参与“清单化”。按“两案九制”要求,实行全员清单管理。二是全程防控“精细化”。学校领导全程监督入校体测、应急处置、物资保障工作;班主任落实食堂、寝室、教室体温检测、消毒洗手等工作。三是全面统筹“均衡化”。全面摸准学习实情,分层召开年级组会议,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实行教师“一对五”包联制,全力准备开学工作。
营山中学:把好“三关”,护航师生健康。一是把好校门“入口关”。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体温检测正常后有序进校。二是把好教室“防控关”。学生排队,分层分流,依次进入入班,再次体温测量,建立班级台账。师生佩戴口罩,单列单桌。三是把好“生活关”。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做好校园消杀、住宿、就餐工作,学生就餐错时错峰,定点定区域。
南充一中:家校联手,同心抗疫。一是备足了一个月的防控物资;二是密切家校联系,建立了“日联系、日记录、日汇报”工作机制;三是利用微信、钉钉等线上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居家学习;四是对教室、公寓、办公室、餐厅等场所进行了彻底的清洁、消毒;五是对全校教职员工进行防疫制度、个人防护、重点场所清洁消毒等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嘉陵一中:严防死守,把好校门第一关。校门坚持24小时值班,增加一线工作人员和专职安保力量,严控人员、车辆出入,坚决阻止疫情侵入校园;学校组建了青年教师体温检测突击队,购买了红外线热成像测温仪、人脸温控识别一体机,快速准确检测入校师生,守好校门口第一道防线。
宏德中学:落实措施,务实防控保开学。一是工作职责“全覆盖”。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应急值班等制度,落实到“事”,责任到“人”。二是防疫演练“无死角”。以“入校检查”“上课时段”“分散聚餐”三个场景,进行了防疫应急演练。三是情况摸排“双坚持”。坚持拉网式、常态化排查师生动向,不漏一人,不缺一天。坚持专人负责,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蓬安二中:做好“三个落实”,确保用餐安全。一是落实就餐制度。学校采取错时、错峰就餐,体温监测、间隔打餐、固定“餐位”、就餐不语等措施,避免聚集用餐。二是落实食堂管理。坚持员工岗前体检,加强疫情防控培训,把好食堂管理第一关。三是落实用餐监督。食堂内放置手部感应酒精免接触消毒剂,食堂外放置手部感应洗手液。就餐期间,值勤人员全程监督,学生餐前餐后洗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