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下午,南充市2020年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在市政府会议厅召开,市政府副市长欧阳梅,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代俊参加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许澄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了市委书记宋朝华对“三名工程”的重要批示,对2020届中、高考质量进行了分析,并就2021届备考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会议总结了2020年基础教育工作,部署2021年基础教育工作。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阳梅讲话
欧阳梅强调,要弄清楚建设“全省教育副中心”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到底“是什么”。作为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建设“全省教育副中心”的内涵标准,“基础教育”的基本概念。“全省教育副中心”应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高地”、教育资源聚集的“洼地”、教育发展带动的“领地”。南充教育规模大是特色、质量好是底色、结构全是优势、发展优是目标,要让南充成为汇聚成渝教育优质资源、优秀人才、优越环境的教育次中心,成为成都和重庆两大教育中心优质教育师资、学生生源的承接地,以及办学的吸纳地和求学的向往地。
欧阳梅指出,要认真了解建设“全省教育副中心”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到底“为什么”。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作为优先工程、百年大计、城市名片来抓。打造“全省教育副中心”时代有要求、现实有需要、南充有基础;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的核心动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是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欧阳梅要求,要弄清楚建设“全省教育副中心”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到底“干什么”。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明显短板,要做优规划布局,构建发展体系,发展壮大南充教育;要做强各类教育,规范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突破发展高中教育,融合发展中职教育;强化五育并举,以德育人强根基,以智育人增才干,以美育人提素养,以体育人健身心。要认真实施三名工程,打造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业务精湛的名师队伍。
欧阳梅要求,要明晰建设“全省教育副中心”和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到底“怎么干”。要切实加大统筹力度,做实投入保障,高度重视突出教育,站高谋远发展教育,凝心聚力保障教育;要加强队伍建设,做实人才保障,引进高端教育人才,强化教师培养培育,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加快深化改革,做实制度保障,破解教育难题,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教育现代化治理。
欧阳梅还就扎实抓好校园疫情防控、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落实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代俊讲话
代俊强调,要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定位基础教育发展方向、从教育改革新趋势中把握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从高质量发展要求中落实基础教育重点任务,着力构建南充市教育现代化2035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框架体系,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书育人的关键举措,奋力推进教育评价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全力打造具有南充特色的育人模式和体系。
代俊指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价值是“奠基”,必须坚持“立足长远、高位谋划”;最根本的任务是“育人”,必须“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最关注的焦点是“质量”,必须坚持“科学导向、内涵发展”;最关键的突破是“改革”,必须坚持“革故鼎新、突围突破”;最永恒的取向是“公平”,必须坚持“聚焦民生、优先发展”;最核心的资源是“教师”,必须坚持“人才兴教、人才强教”。进一步补齐基础教育发展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保障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公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代俊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上下,要抓好校园疫情防控,主动防范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其他常见传染病叠加风险;要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督检查;要抓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优化学校布局调整,按照“小学就近、初中相对集中进镇进片区,高中整合进城”的原则,构建良性发展格局;要抓好校园安全管理、学校保险规范、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工作,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平稳有序的教育发展环境。
会上,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胡良华宣布了2020年中考高考质量评价结果。市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唐永强具体安排了全市基础教育工作。
会议通报了2020年高考录取情况,表扬了2020年基础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先进集体。顺庆区政府、仪陇县教科体局、营山县教研室、南充高中、白塔中学、顺庆区三原实验学校、蓬安县实验小学分别在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市教育体育局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市教体局直属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县(市、区)政府分管领导、县(市、区)教科体局班子成员及股室负责人,县市区高中学校、义务教育及学前教育校(园)长代表在各县市区分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