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蓬安县兴旺初中在会议室分别对全校男、女生开展了以“快乐生活,拥抱阳光”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心理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疫情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的焦虑、恐慌、愤怒、嫉妒、多疑、害怕、厌恶、孤独、自卑、忧郁、叛逆、厌学、厌世等各种不良反应及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告诉学生,这是人面对应急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不必过于紧张,但必须迅速排解,不然会产生巨大危害。接着,播放了出现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错误排解方式产生的悲剧案列,对案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一一解读,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一些因素,并教育学生们在遇到上述困难时,可向好友、老师、家人等倾诉、寻求帮助,以及时排解消极情绪。同时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正确、积极、勇敢的对待挫折,增强抗挫折的能力。疫情期间,学生在校园如何进行心理调整呢?老师送给同学们以下几个“金点子”:一是正确认识疫情,从官方平台获取信息,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不要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信谣,不传谣,不过分解读,更不杞人忧天;二是接纳恐惧焦虑等应急情绪;三是进行自我暗示,树立坚定信念;四是多与朋友、家人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增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五是建立积极应对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饮食平衡,保证睡眠充足;六是调适心情,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进行适度自我调节,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据悉,该校历来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学后,在抓教学、安全的同时,牢牢扭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阀门”不放松,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选派责任心强、亲和力好的女教师担任学校心理教师,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二是重点关注特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三学生、家庭离异学生、建档立卡学生、原来就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自身性格比较敏感、容易受外界影响的学生);三是举办疫情防护知识黑板报,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心理科普类文章,舒缓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心理状态;四是利用好体育课,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五是开设每周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调节学生心理情绪;六是家校共育,通过家长会、班级QQ群、微信群等平台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