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南充 > 高校

西华师大大熊猫研究团队在生态与保护领域取得新突破

时间:2018-06-25   来源:四川教育信息网   作者:廖咏梅   浏览量:860
字体:      

6月20日,西华师范大学熊猫研究团队的一篇题为“Giant panda distributional and habitat-use shifts in a changing landscape”的研究成果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TOP期刊《Conservation Letters》(中科院SCI分区一区,最新影响因子为7.02)在线发表。该论文报道了过去10年内在变化的景观中野生大熊猫种群出现了分布和栖息地利用上的漂移。4th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种群动态、人类威胁和栖息地利用变化的长期监测对物种保护和管理策略的制订至关重要,然而在濒危物种保护中长时序的连续监测数据往往难以获得,而大约每10年一次开展的全国大熊猫调查为我们进行这种大数据的分析提供了可能。在本项研究中,通过选取来自于四川省全国第三次和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57087个调查样方数据,构建了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大熊猫种群分布和栖息地利用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大熊猫对栖息地的利用与若干生态因子相关,回避人类干扰严重(例如修路、放牧、采矿和旅游等)的区域。在过去10多年中,尽管森林采伐的影响在降低,但栖息地内不断增加的其他人类干扰使大熊猫面临新的威胁。过去10年内大熊猫在分布上向高海拔区域漂移了近100米,远高于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影响。这样的海拔漂移更可能是由于分布区内大量新出现的放牧活动所导致。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森林质量不断恢复,野生大熊猫对次生林的利用明显增加,这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带来了新的曙光。该研究结果展示了在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科学研究和保护决策有效地促进了一个“明星”濒危物种的成功复苏,并为全球其他濒危物种的科学保护提供了范例。4th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本项研究由生命科学学院韦伟、杨志松、袁施彬、周宏、韩菡、张晋东、洪明生、张泽钧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物种保护研究中心Ron Swaisgood等共同完成,张泽钧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本论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完成。4th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conl.125754th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4th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4th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