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华师范大学“彩乐”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平兴乡开展志愿活动。活动进行到第八天时,志愿者们决定开展对平兴乡临江河的水质调查以及垃圾清理工作。
志愿者们从明德小学出发,徒步20分钟后来到临江河岸,看到临江河的第一眼,志愿者们都感到有些许惊讶。不见了当日临江河水的清澈,取而代之的是浑浊不堪。水流湍急,水中有很多悬浮物,颜色呈黄色,临江河的现有特征都映入眼前。沿着临江河旁的河道走了大概5分钟,志愿者们发现旁边有一位当地的大叔在钓鱼,于是上前向其询问情况。大叔告诉志愿者们;“今日临江河泛黄的原因是昨日刚下过大雨,每当遇雨,临江水总会不自觉的“变色”,雨过则水清。而每当水清时,我的鱼儿上钩率也才会更大。”
随后,志愿者们运用专业知识对和河道进行分析,临江河的水质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于是志愿者们就地采取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根据临江河一下雨则泛黄这个特点,志愿者们分析可能是由于临江水底泥遭受污染造成,故随即取了底泥样品。底泥与其周围生长的植物有极其大的关系,采取生长的比较好的植物根系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此行为了调查出临江河水体成分,污染原因等,志愿者们就水体、底泥、植物根系进行采样封存并准备带回实验室分析。
取样结束后,志愿者们又沿着河道向前行发现有一处河道边残留着很多被水流冲击下来的垃圾,志愿者们坚持随手处理河道垃圾,看着河道渐渐干净,垃圾袋渐渐装满,志愿者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志愿者们愿意为临江河的美丽做出微小的贡献,即使微不足道,但是志愿者们用他们的行动呼吁大家:“不要再让养活我们的每一条河流染上不属于它们的颜色。”每一条河流都应该有着它自己清澈的颜色。
在志愿者们准备返程的时候,又偶遇一对兄妹回家探亲,于是上前询问其对临江河的看法。哥哥告诉志愿者们,他们是本地人,从小在平兴乡长大,小时候的临江河不深,清澈见底,鱼儿肉眼可见的成群结队,哥哥总喜欢下河摸鱼,妹妹则喜欢在岸边洗菜,等哥哥摸到鱼后,他们的晚饭也有着落啦,那时候的生活无忧无虑。如今四十年过去了临江水也有着极其大的变化。首先,水深高了几米;其次,水质变坏,村民们也不敢直接饮用,必须经过处理;最后,鱼儿数量骤减,喜爱钓鱼的叔叔们大部分时候则是空手而归。说到此,兄妹俩表情逐渐凝重了起来。
临江河这一条河流的现状其实是现在大多河流的真实写照,真正未被污染的河流少之又少,每一条河流都养育着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为了人民的健康,国家的兴盛发展,志愿者们在此呼吁广大群众: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要人人都出一点力,定能建设好美丽中国。
雷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