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读书的袁天豪
天生爱文学,捧出15万字《在路上》
“这三年的路布满欢愉和寂寞,花开花落;这三年的路搀扶着勇敢去闯,跌跌撞撞。”一名15岁的少年,在初中毕业之际,为母校成都七中写下《育才,我们一生的阳光》。
这位少年就是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高一学生袁天豪,四川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刚捧出15万字作品集《在路上》,成为省作协《青少年作家精选》最新一期封面人物。省青少年作协副主席黎政明浓情点赞:“一部文学少年的成长史,用文字为青春打上前行的铭牌。”写作,是当下许多孩子最头疼的事,他又是如何愉快地阅读、写作的呢?
文字敏感:认识第一个字是“囍”
眼镜,高桃,瘦削,文文静静的袁天豪坐在记者面前时,几乎不敢相信他就是已经出书的四川省“十佳文学少年”。眼镜下面分明是一张娃娃脸,说话语速缓慢又铿锵有力。2000年,出生于南充嘉陵江畔,典型的00后少年。
天豪从小对文字敏感,几个月大时便会盯着墙上的文字咿咿呀呀,手还指指点点。认识的第一个字是“囍”,参加妈妈朋友的婚礼,他眼睛久久停留在“囍”字上,妈妈就顺便教他,几教竟会。
他认识外公的“公”也很有趣,有次他家楼下停了一辆公安用车,外公指着车上的“公”说:“公安的公,也是外公的公”。他会说话以后,每次见到“公”字,就会一本正经地说:“公安的公,也是外公的公”。
读万卷书:少年最爱是书房
天豪识字早,学前班基本能独立阅读,放学后把他带到布克购书中心,告诉他爱护书、想买的书放篮子等常识,大人就可以放心做自己的事了。接他的时候,他会兴致勃勃告诉父母,他看了什么书,读了什么故事,甚至还将没看完的发挥想象编下去。
班主任叶老师和家长知道天豪爱看书,都尽量“投其所好”,送书买书,习以为常。天豪看书,像是捧着美味的食物,静悄悄的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看完半晌才余味无穷从书中走出来。这些年来,他除了广泛涉猎《大学》《水浒传》《平凡的世界》等国内经典,还对《悲惨世界》《雪国》《老人与海》等外国文学情有独钟,甚至连《辞源》《说文解字》等工具书也爱不释手。
天豪7岁时,家里装修房子,做了一个高到房顶的大书柜。木工师傅说书柜做大了,哪儿有这多书来装。可没想到,天豪读初一时,书柜就不够装了。他央求父母又买了一个书柜。天豪常常说他梦想拥有一个大大的书房,由他自己设计,打造成文学的殿堂。
袁天豪(右一)和同学在一起
热心公益:幻化成一篇篇美文
5·12汶川大地震时,天豪才八岁,他很快投入到力所能及的抗震救灾中,积极捐款捐物,参与赈灾宣传,帮助从灾区来的素不相识的姐姐联系暂读学校,他被评为“5·12爱心小天使”。
初中时,天豪是校区志愿者协会会长。他号召同学积极响应“送温暖活动”,少吃一次牛排,少买一些游戏装备,伸出温暖的手,奉献无限的爱。2014年,天豪和同学们及部分家长到板桥镇双燕村小学,给他们送去了很多学习生活用品。2015年,他又在班上募集课外读物、工具书等,还动用部分“熊猫基金”购买学习用品,寄往双燕村小学。
“熊猫基金”是天豪和同学们因为献爱心钱不够而倡导成立的,同学们及家长非常踊跃,使爱心活动得以常态化开展,初中毕业时还剩2600多元,想退给大家,可都不愿意,要求天豪继续管钱,刘心怡同学管账。同学们都说:初中毕业了,但爱心不毕业!
这次作品集《在路上》出版后,天豪第一时间寄了部分书籍到双燕村,并给弟弟妹妹写信:上次我们捐赠的东西不多,而被你们的纯朴、虔诚、热情深深感动。我们播种下友善,收获了真诚……我寄了部分作品给你们传阅,希望你们喜欢。这是哥哥的最大快乐和对“熊猫爱心基金会”最大支持。
和很多人做好事,献爱心,以洗涤心灵,收获满足不同,对天豪而言,所有的公益善举、实践锻炼,他还都厚值感情深入思考,幻化成《满满都是爱》《最团结友善的六班》《倡议书》等一篇篇美文,成为《在路上》的有机组成部分。
快乐写作:“玩”“写”两不误
天豪善于快乐的接地气的写作,“玩”“写”两不误。他小学三年级就是成都市红领巾小记者,采风活动拓宽了他的视野,作文常成为班上的范文。
他可以一边玩一边写文章,好几次玩得兴致正浓时,突然灵感来了想写点什么,就直接口述给妈妈,请妈妈帮他打字录入,当打字速度跟不上时,他便多玩一阵子,接着又跑来口述几句,妈妈暗暗叹服这样的“散文”思维还连得上,展得开,收得拢。
天豪也爱玩电脑游戏,但和其他人“纯玩”不同,他边玩边在游戏中寻找文学因素:为什么魔兽世界那么吸引人?因为游戏本身就是一部恢宏庞大的小说,剧情跌宕起伏,太值得写作时“取经”。
天豪很小就游遍了成都周边的西岭雪山、都江堰、峨眉山等,稍大就随团市委小记者团、成都少儿频道的乐豆俱乐部和家人等,亲密接触了水天一色的大海、一望无际的草原、醉人如画的漓江、雄伟壮丽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文化多元的港澳等,“行万里路”为天豪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天豪写作“有瘾”。记得一次语文考试他写了两篇文章,先根据引言——北岛的《日子》,写了一篇诗歌《日子》,但是不符合考试体裁,又接着写了一篇考试作文。他还在读卡夫卡作品至深夜后,不眠写下《雾月》,在公交车颠簸中看完《名人传》一口气写下《桃花源》,在自习课抓紧时间做完作业写下《燃烧的诗人》等。
天豪说,读书的快乐在于征服书,与不同人的思想发生碰撞。写作的快乐在于读了书,行了路,整理出自己的定义。在他看来,创作是因为有情感要诉说,有思想要表达。写作的快乐不在于落笔的那一刻,而在于把思想表达出的那一刻。
文学少年:捧出15万字《在路上》
一步步走来,喜欢阅读写作、亲近自然、乐观善良的小伙子,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小学就在《读与写》《今日少年报》发表文章,初中在多家杂志、网站发表文章,加入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并多次获得全国汉语作文考级暨现场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中小学生三爱教育征文活动现场考试大赛等奖项,参加全省校园文学高峰论坛,并作为青少年作家代表发言。
前不久,一部15万字的《在路上》悄然面世。青年作家、《华西都市报》资深编辑黄勇说:“这是一个少年的成长历程,也是青年学生一代成长的缩影。天豪同学文笔细腻,充满想象力,很多文章反映其扎实的写作功底和丰富广泛的阅读,对于一个课业繁忙的中学生来说难能可贵。”
读天豪的文章,感受到的是他满满的幸福。他说幸福很简单,就是用心去体会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的过程。他还匠心独具运用自己的作品“串珠”:《家庭》中各成员的影响,给我提供一个《家庭——学习的快乐之源》的幸福家庭,让我从小体会到《品书的乐趣》,体验到《我的幸福密码》中各种小幸福,明白人生成长需《心存感恩,铭记责任》,心中有小爱,才能在《志愿者协会会长竞选词》中传播爱心,传播文明。
《在路上》在首届四川省青少年文学优秀图书评选活动中,被评为特别推荐图书,目前已签约成都布克购书中心并在在天猫网上销售。省青年作协刚刚出版的刊物,天豪成为“封面人物”,那个自信、沉稳的文学少年。